信息报详情

齐普生兄弟姐妹齐说“年”
浏览:5209次 发布日期:2017-03-06

timg.jpg

引题:农历新年的年味还未散去,齐普生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齐说家乡的“年味”,有怀念、有感叹……

贵阳糍粑“迎年”

每年到腊月间,越是接近年关,城里人都忙着上街置办过年物品,我们住在“城乡结合部”的居民也保留了很多乡下的习惯,家家户户开始腌制腊肉、香肠,制作血豆腐,做小米渣,盐菜肉拼盘,辣子鸡……而糍粑又是必备之食品,打糍粑则是办年时最热闹最精彩的重头戏。

在贵阳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基本都要打糍粑,吃糍粑,这已是多年的民俗,也就是牛王爷过年。很久以前,人们种地是靠人拉犁,十分辛苦,玉帝便派牛神下凡。牛神来到人间后和人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,给人拉车、犁地,还让人骑在他的背上。人们的劳动强度减轻了,一年还能收获很多庄稼。人们为了感谢牛神,每逢过年都用糍粑来纪念牛神,并尊敬他为“牛王爷”,有的还兴建庙宇,长辈们还时常教导孩子们要懂得珍惜粮食,节俭用餐、不剩菜、不剩饭等,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相传到至今。

年前的一系列准备,为的就是迎接大年三十这一天。年夜饭,是最隆重的一餐,是一家人的团圆饭。全家老小欢聚一桌,敬酒,敬菜,祝福平安守岁,满室灯火通明,全家人围炉团座。

春节时,贵阳人家要特意去黔灵山公园或郊外拣回枯树枝,预示着“抱柴(财)归家”,这也是我们贵阳的民俗之一,这就是我们的“年”。

 

团圆就是“年”——广东阳江

大年三十,月穷岁尽之日,每家每户一大早便起来贴春联、拜神,小孩儿在巷子里窜来窜去的放烟花爆竹,玩得肆无忌惮,好不热闹。到了下午三四点,街上巷子里却变得静悄悄,隐约会传来几声爆竹声,每家每户都在家里张罗着年夜饭,这是一年最重要的日子,人们向昨天挥手告别,转身带着希望拥抱新的一年。

吃着年夜饭,有时会想起小时候爷爷奶奶还健在的时候,那时每年过年,老人是主角,叔叔姑姑都会过来一起过年,吃年夜饭,那时候过的是“大家”的新年,后来爷爷奶奶走了,叔叔姑姑们也都出外发展,各自有家,有孩子,各有各忙,好像没有借口让大家再聚在一起了。“大家”变“小家”,这年过得就没有以前那个味。

年味到底是什么,是每天早上总会响起的贺年歌曲吗,是年夜饭桌上丰盛的菜肴所发出的香味吗,还是灿烂的花火爆竹绽放后弥漫在空气中的火药味?似乎是,又似乎都不是。过年终究是带给人精神慰藉的,决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享受。

在我们向前走的时候,是不是也要慢下来,停一下,关心一下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。“年味”追根究底全是团圆二字,游子在外漂泊,与亲人间的交流越来越少,久而久之,慢慢就会觉得“年味”变淡,其实既然有这样一个节日给我们去庆祝、去团圆。

 

侗族人的“年”

侗族生活在湘、桂、黔边境,我们过春节,通常会有“杀年猪”,“斗牛”和“打糍粑”等的活动。

杀年猪在以前非常讲究,要和村寨里其它的村民商量择日,因为以前村里的屠夫有限,必须得排日子,但因为时代改变,现在则不跟随这习俗了。在“杀年猪”后会请上亲戚朋友来吃一顿,俗称“吃泡汤”,让过年的喜悦在亲朋戚友间传递。

“斗牛”是侗族人重要的比赛活动之一,在比赛开始前,会有一个仪式,称作“铁炮三响”,然后在锣鼓和芦笙的配乐中,每支队伍威风凛凛的进入比赛场地,待双方都准备充足后,一声令下,斗牛脱缰而出,斗作一团,场面那叫一个热闹。

“斗牛”活动初看以为很残忍,好像以戏弄牛来取乐,其实“斗牛”这项活动乃是鼓励人们的意志力和斗志,希望侗族人们能从中受到启发,培养出不畏艰苦的斗争精神。

到了农历大年三十晚上,送旧迎新,灯火通宵,侗族的人们会高高兴兴吃上一顿年夜饭。侗族的“年夜饭”很特别,我们会在屋子中央搭建一个火炉,火炉上放着腊肉,鸡肉等过年食物。一家大小,亲朋戚友汇聚一堂,围在屋子中央的火炉旁,整个屋子都会蔓延着过年喜庆的氛围,其乐融融,。

 

家在广东 河源年味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我是一名客家人,家乡位于广东河源连平县内,每到年底,家乡里浓浓的过节气氛便会萦绕在每一个家乡人身上,一幅其乐融融、温馨优雅的画面。下面我简单来聊聊家乡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吧!

腊月二十五:这一天有“入年架”之意。这一天家家户户基本上都会制作地方传统的“年味小吃”,比如:角仔,形状神似“荷包”,亦即钱包,取其钱包鼓胀的好兆头;糖环,也是春节必备的好食品,其也代表好意头,预兆钱财的意思;笑枣,形似笑脸表情,味道香甜酥口,预示人们每一天的生活都要开开心心。

腊月二十八:这一天人们都会制作“肉圆”和“科肉”,这是家乡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美食,为除夕之夜的团圆饭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
除夕:人们在这一天的早上开始贴上春联,之后开始为祭祖做准备工作,到了傍晚开始挑上“三牲”、斋果、米酒、水果、鞭炮等物品到自家祠堂祭拜自己的祖先。祭完之后就是年夜饭的时间,饭后小孩子洗完澡就会穿上新衣服,大人们还会给小孩子发“扎年钱”,同时也会给父母等长辈奉上礼物和红包。之后一家人开始“守岁”,共叙天伦,直至凌晨十二点,大家伙准时点起准备好的鞭炮和烟花,一起辞旧迎新,这在家乡里被称为“开门”。

大年初一:男女老少争先早起,人人穿戴一新,见面互说新年好等吉祥话语。

大年初二:是回娘家、探亲访友的一天。家家热情待客,处处谈笑风声,说不尽新年快乐。

大年初三:人们开始清扫春节遗留下来的鞭炮纸等垃圾,俗称“送穷日”。

元宵节:人们会组织“打龙”活动,寓意着人们新一年的生活欣欣向荣。